美食
文化
兰州
兰州牛肉面
甘肃

兰州牛肉面在甘肃人心里是一种怎样的地位?

关注者
295
被浏览
194,863

111 个回答

泻药

白岩松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段子:

水均益(兰州人)被敌人抓住了

第一天敌人严刑拷打水均益,水均益没招

第二天敌人用金钱美色诱惑水均益,水均益没招

第三天敌人卑鄙的用家人威胁水均益,水均益还是没招

第四天敌人没招了,只好说:你要是招了,立刻给你来个牛大碗(牛肉面)

……

水均益招了。

编辑于 2017-06-19 13:43

兰州,这座被黄河穿过的古老城市,从每天的清晨开始,就弥漫着牛肉汤和辣子油的味道。兰州的牛肉面到底多受欢迎?你只要看看其他城市满大街的“兰州拉面”就知道了,说到这里,兰州人可不愿意了,那是因为:

兰州就没有拉面,只有牛肉面!外地很多打着“兰州拉面”旗号的都是一群山寨货罢了!

对于兰州人来说,牛肉面是每天的必需,早饭中饭各一碗牛肉面也丝毫不会厌烦,当地人也亲切地称呼牛肉面为“牛大”或“牛大碗”。一碗面下肚,生活的烦恼暂时被抛在脑后,只是单纯的享受热汤面带来的温暖和幸福。


真正的兰州牛肉面,其实辨识度很高哦!

出了甘肃,真的很难吃到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了,现在外地的面馆据说90%都是青海人或是别的地区的人所开,让不少甘肃人很不爽呢!

真正的兰州牛肉面,是以传说中最早的创始人“马保子”建立的“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为标准的,也就是说汤要清,萝卜片要晶莹剔透,辣椒要用芝麻炸过,一勺辣椒两勺油,但又不能把面汤染红了,还有香菜蒜苗要绿,面条要略微黄亮,再配上劲道的面条和香嫩的牛肉,都是平常的食材,却搭配得恰到好处。


在兰州,牛肉面根据面条的形状,大体可以分为圆形、扁形和棱形,十几种形状口味各异。


圆形面

由细到粗分别为“一窝丝”、“毛细”、“细”、“三细”、“二细”、“一细”和“二柱子”。其中“一窝丝”和“毛细”都细如面线,入口基本不用咀嚼,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孩子。

一窝丝

妹子们建议从“三细”起步(面的直径约0.25cm),而牙口儿好的小伙子,吃碗“二柱子”正合适。(面的直径约0.8cm),当地人很多喜欢二细(面的直径约0.3cm)


三细


二柱子


扁形面

由窄到宽可以分为“韭叶”、“薄宽”、“宽”、“大宽”和“皮带宽”,喜欢宽面的人一定要试试,不过正宗的兰州牛肉面还是蛮有韧性的,所以南方人最好别上来就挑战“大宽”、“皮带宽”这种面比嘴宽的豪放派了。

大宽,皮带宽,一碗盛两根就差不多满了,筷子挑起来一根,相当壮观,适合生猛的西北汉子。


棱形面

常见的有“荞麦棱子(三棱子)”、“四棱子”等,从面剂子就要捏成三角形,这样才能拉成棱形,因为面本身有轻微的凹槽,所以容易带起汤水,吃起来更入味。


论吃牛肉面的正确姿势

牛肉面对于兰州人,是一天的开始,想要吃牛肉面,一定得早起,大部分牛肉面馆都是早上6:30开门,据说每天头锅汤做出的面最美味,早饭中饭都是人声鼎沸,去晚了,好馆子连位置都没有了,只能和其他晚来的食客一样端着海碗、蹲在街头吃面啦。

一般牛肉面馆是前一天下午开始准备,午饭后,最晚两三点就打烊了。所以早上吃牛肉面、中午吃牛肉面都很平常,晚上还要再吃一顿?反正兰州人不太这么干。当地人也很少说吃兰州牛肉面,更多的是“斩牛大碗去”。

进了馆子,就有带着白帽的店员问你“要个撒尼?”,食客要选好面的类型、牛肉的分量,辣味程度、是否要加面、是否要加额外的配菜等等,点了餐,交钱拿票,再去窗口排队取餐。

兰州牛肉面的标配是加肉(切片熟牛肉)加蛋(卤鸡蛋)再加小菜(土豆丝、海带丝、泡菜等等),美其名曰“肉蛋双飞”。


拿了面,先趁热喝口汤,然后呼噜呼噜大口将面吃光,很多店里还有免费的面汤自助,面条吃完再来一碗汤,“原汤化原食”,这一整天就算“瓷实”了。


更多兰州牛肉面的精髓,请阅读:



微信公众号:乐鼠基地

内容为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官方网站: leshujidi.com

吃货集中营

分享最新最全的国内外美食资讯

编辑于 2018-01-19 08:49

【兰州只有牛肉面,没有牛肉拉面】

在兰州做牛肉面,不管是数得着的名店老店也好,寂寂无名隐藏在深街背巷的普通小店也罢,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对招牌。但凡叫牛肉拉面的都不正宗,叫正宗牛肉拉面的简直是诈骗。

【牛肉面里没有肉】

牛肉面牛肉面,肉和面的比例是多少,这是一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碗面=一两牛肉社会在发展,物价在飞涨,现在一碗面已经均价7元,一两牛肉也同样是这个价钱。至于单纯想从一碗面中吃到超过3颗肉丁,基本上和从康师傅方便面中海底捞是一样的结果。

所以吃牛肉面,重点是吃面。

【牛肉面是一个完全标准化的餐饮产品】

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化程度之高,让绝大多数中式快餐在进军兰州本土餐饮市场知难而退。至今在兰州市面上,你不可能找到价格适中、品质如一、分店遍地的中式餐饮连锁品牌,但你可以在任何有超过1000人居住、活动的区域找到一家还算不错的牛肉面馆。

标准化是中式餐饮最大的痛点,但在兰州牛肉面这里从来不是问题。

兰州牛肉面的标准化已经达到了这样的程度——

任何一个正常经营的牛肉面馆都可以抵抗早餐和午餐最汹涌的客流;

翻台率高的吓死所有中式餐饮同行,出餐速度秒杀肯德基而且还是现做现卖;

尽管调料、汤料甚至和面的每个环节都要加入各种食品添加剂,但从来没有大面积的地沟油事件爆发。

正是这种标准化,让兰州牛肉面在全国各地开花,成就一代”兰州料理“霸业,这里面还都没有”味道好“什么事儿。

有一个只有兰州人听得懂的“形容一个人很轴”的段子这样说——

有个白痴去吃牛肉面,买了票递给师傅,师傅问:你下个撒的?答曰:牛肉面。你下个撒的?答曰:牛肉面。

这个段子的意思是说,牛肉面在标准化之外,可以针对食客提供丰富的定制化服务,一碗牛肉面吃法非常多——

面条粗细分,有大宽、薄宽、韭叶、三细、二细、细、毛细、二柱子;

可以要汤可以不要汤;

蒜苗香菜辣椒多少依个人口味,加肉加蛋请您在柜台多排出几枚铜板;

还有加酸菜、加卤两掺等乱七八糟的吃法。

再有挑剔的顾客,一碗要辣椒多蒜苗少不放香菜,一碗要干拌三细不放辣椒……诸如此类,当一个调汤师傅面对一个顾客张嘴复读机一样要求吃一碗“牛肉面”却不说明具体要求,简直是一种折磨。

师傅泪目:我和你有什么仇什么冤!

【牛肉面的世界观很残酷】

不知道吃什么是人类文明行将崩溃的明证,但是这个天问在兰州也只能止步于“吃别的”或者“吃牛肉面”。一个战力超群的玛丽苏,一个处女座之神,顶多会死在选择“吃别的“或者”吃牛肉面“,一旦选择了后者,所有的选择性精神病都不治而愈。

每一个兰州人吃牛肉面都有自己的爱好,而且这种爱好绝对不会改变。我作为一个奇葩试过,一顿牛肉面吃大宽一顿吃三细,后来没等我尝试完前述的所有牛肉面排列组合,我就意识到我有病,而治疗的方法很简单:我坚贞不渝地成为了二细党党员,有生之年不会反悔。

不仅食客的面目如此冷酷,对店家来说,牛肉面的秩序也是森严不可侵犯。

没有人在牛肉面馆赊账、讨价还价、挑肥拣瘦,如果端错了面吃到了苍蝇,一律重下一碗,不会给任何纠纷扩大化的机会,完美的售前售中确保不存在任何售后问题。

甚至从第三方视角来看,牛肉面馆的秩序都透露着一种冷峻逼人的气质。是的,吃牛肉面你不会感受到任何爱或者怜悯。很多牛肉面馆都会雇佣年纪非常小的未成年人做伙计,但我从来没有见过希望工程之流向他们伸出援手。

而当你知道,拉面师傅们下班之后有足够的收入可以换上高雅的品牌西服,你也不会多此一举去怜悯这些小伙计了,因为他们的未来并不会有你想象的那样黯淡。

【牛肉面没有逼格】

去吃牛肉面在兰州是和走路一样普通的社会场景,当然走在大马路上小清新看到一片落叶都难免伤春悲秋,但在牛肉面馆,一切逼格都无处藏身。

我从来没有在牛肉面馆见过有人带着苹果笔记本上网一坐一天,也没有遇见过脖子上缠着大金链子的土豪用200分贝的嗓音谈上市生意,从来没有痴情到愚蠢的兰州男人会买九十九朵玫瑰花在妹纸吃牛肉面的时候跪地求婚,没有最前卫的新婚夫妇选择牛肉面馆作为喜宴场所,没有小学生在牛肉面馆写作业,没有醉汉在牛肉面馆打架,牛肉面馆本身意味着社会治安完美,意味着陌生人之间的最高默契,是的,没有流浪汉在牛肉面馆取暖,甚至乞丐都不会去牛肉面馆讨钱。

我的小学同学包括我自己,写过各种假大空的作文,但从来没有人写过以牛肉面馆为场景的谎言。

与牛肉面有关的一切想象都是徒劳无功的,牛肉面只是牛肉面,掏钱买票,端面找座,吃完走人。从来没有听说有人将相亲地点约在装修最为豪华的牛肉面馆,这种面馆也从未存在;也没有听说有人在牛肉面馆一见钟情,在牛肉面馆,没有人可以“想当年顶风尿十丈”。

记得《非诚勿扰》最火爆那两年,有一期男嘉宾是一个在北京做IT的兰州小伙,他表示每年都会打飞的回去吃牛肉面,一是忘不掉的滋味,一是为了回去看望年迈的奶奶。毫无悬念,所有的灯都灭了,他失败了。

牛肉面不相信眼泪,如果你真的哭了,那肯定是辣椒溅在眼睛里了。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打算去吃一碗“中国兰州正宗牛肉拉面”做晚餐的时候,兰州地界上那些生意正常的牛肉面馆,已经在下午两三点的时候就关门休息了,一天活多少面就卖多久,卖完拉倒。

是的,有关在兰州才吃到最正宗牛肉面的另一个传说也是真的:没有多少兰州人会在晚餐吃它,晚餐对于兰州人来说,是另一种远比牛肉面神圣的仪式。

牛肉面对于兰州人来说,是一种核心的基础设定,是种族天赋,是全地图buff,是市政便民工程,是路灯,是道标,是清晨照射在碗中的阳光,是午饭慌不择路的救赎,是吃饱吃好的绝对领域,每个兰州人都对牛肉面具有一种熟视无睹般的情怀,外地的“中国兰州正宗牛肉拉面”们,是不会懂的。


声明:

感谢知友

@肖杰

提醒,本文摘自票圈,正在寻找原作者,欢迎知情人士私信,若涉及侵权将立马删除

编辑于 2016-01-19 09:55

一碗面里的江湖谁说的清楚,一筷头上的情怀谁又能读懂?牛肉面出了兰州,味道七八变,但总归不变的是:一种味蕾的情感。(竟然没人邀我)

这种情感是贯穿兰州人的一生,黄河岸南北的连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标准永远像一个城市对于满足市民食欲的最高标杆。

汤清亮,清亮的还有兰州人的嗓子:师傅,一个大碗,一个茶蛋,一碟小菜一碟肉;一个二细,一个韭叶子,一个宽滴多放些辣……

萝卜片白,一个个水灵灵的白萝卜就这样泛着汤的清香,漂在碗里,哎呀,比那莎莎的手还要白。

辣子油红,兰州人热情,红红火火的热情,一佛佛子(勺子)的热情足矣。

香菜蒜苗子绿,绿的姿势,有人喊:香菜蒜苗子多些。是啊,你不要你清汤光水的看着都没意思。

面条黄亮,我还记童年窗外刮起大风时的颜色,沙尘暴比面条子黄多了。你看兰州人的脸,小麦黄的肤色,注定了就要在碗里看到一样黄亮的面。

兰州人的早餐,都从这碗面开始,牛肉面馆一般店小,食客多,里面坐不下,大家都端着面蹲在门前街边吃。早年你能看得到,冬天下大雪的时候,许多人蹲在雪地里,鹅毛雪往碗里飘,碗里冒着一股股热气,牛肉面像瀑布一样流到这些人的胃里,就是这么彪悍和接地气。

我还记得每年回家连续吃三四天:大宽,薄宽,宽滴,韭叶,荞麦棱,二细,三细,细滴,毛细,一窝丝……

在我们心中,牛肉面就是故乡情结,每个远离故乡的游子都有的乡愁情绪,我们怀念那一碗面里回荡的西北黄土高原的淳朴,黄河穿城而过的热情,还有那陇原土地上秦腔的高亢!

我们兰州的孩子以及甘肃各地的,聚到一起,第一个要聊的话题就是牛肉面,一切的感情和叙旧都从这碗面开始,你有你的寂寞,我有我的彷徨,可我们共同的情感在于:好想回家吃牛大啊!

兰州人都说,牛肉面出了兰州城就不行了。甘肃秦安籍作家张海龙说:“脱离了兰州那样一个方言粗粝,饮食刺激,性格急躁的城市,牛肉面的性格也就软化,有时甚至连辣子都不放而以甜腻的辣酱代替,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了”。

不就是这样吗,兰州诗坛的大哥叶舟在外地的兰州拉面馆的牛肉拉面里吃出了虾仁海带,这让他哭笑不得。

牛肉面,不仅是乡愁思绪,还是兰州是社会的风向标,晴雨表。每次涨价,都要闹一番。但是今儿刚刚说打死不吃涨价的,明儿又蹦跶去了,还肉蛋双飞了。对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每天清晨,上万的兰州人都奔着这碗面而去,他们可能是学生、民工、商贩,也可能是白领、领导干部、教授老师,我们的生活方式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禁删)

另外贴一个关于兰州食物的回答: 有哪些让人感觉「惊艳」的中国美食? - 鹅鹅鹅的回答

编辑于 2016-01-15 17:33

每一次和外地朋友谈起家乡兰州都是由一碗兰州牛肉面说起。有人说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都会有两种小吃店,一个是沙县小吃另一个就是兰州拉面。曾经也有人猜测兰州拉面馆和沙县小吃店是中国特工的联络点。我在外地吃过两次兰州拉面,无一例外,口感和味道没法和家乡的相比。当你试图去向外地的朋友阐述一种味道时,你发现除非带到兰州街边的牛肉面馆里来一份地道的牛肉面,其他的任何语言或者方式都显得苍白无力。

其实每个离开兰州的孩子回到家下了火车飞机,第一件事或许是吃一碗正宗的牛肉面。多少人走出去后忘不了的竟是这一碗面。

许多人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而我们却因为一碗面想念一座城。


编辑于 2016-01-08 20:58

作为兰州人我觉得,牛肉面的地位只在兰州人心中,在其他甘肃范围内,可能牛肉面不见得有多大的市场,毕竟大伙吃的不一样啊,

发布于 2016-02-20 18:20

地位大概是

所有在外学习的兰州学子,回到兰州的证明大多数是在社交软件上发一张牛大的照片证明自己回家了

下火车飞机第一件事就是吃牛大好像成了一种惯例

牛大不一定要天天吃,但是你让大多数人一个月不吃,有几个人不想的

平均路上两百米一家牛肉面馆吧,都卖的一个东西,就是能开这么多

在外地上学的孩子,如果所在城市开了一家东方宫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虽然味道比不上家里,那也比啥都吃不到强很多啊

最后,但凡兰州人,去外地看见各种正宗兰州拉面,请你仔细观察他一脸嫌弃的表情,由内而外,发自肺腑(⊙ω⊙)

二细万岁!!!(((o(*゚▽゚*)o)))


明天就要走啦,今天吃了这个假期最后一顿牛大

再来讲点儿好玩儿的事儿吧

我们家附近最好吃的牛大要数吴家园的磨沟沿啦

这家面馆并不在很繁华的地方

属于酒香不怕巷子深那种类型的

门口只有一条双向单车道的马路

瘦一点儿的车两边凑合停吧

但是鉴于他们家的牛大确实非常好吃

经常可以在他家门口看见各种奔驰宝马保时捷

而男车主十有八九在人多的时候

也采取老兰州爷们儿端着碗蹲着吃的原始吃法

导致我去他家吃牛大的时候看见门口蹲了一排老爷们儿的时候

经常在想肯定蹲了几个土豪吧(手动doge脸)


这种盛况也导致了他家门口一到饭点儿就是堵车重灾区

然而堵车重灾区也就是交警蜀黍常常现身的地方

所以他家店里以前经常出现很神奇的对话……

以下发言请自动脑补兰州话

哎,师傅们,交警贴条子来喽,快出去挪一哈车起

然后店里乌啦啦跑出去一串儿人

哎,甘Axxxxx是哪个师傅滴车莎,出去挪给一哈,其他师傅滴车倒不出来喽



他们家店里专门有小二在高峰期负责指挥客人停车,疏导交通,以及

帮师傅们放风看交警

曾经听爸爸讲过

也算牛大面馆里的一股清流

估计来执勤的交警蜀黍心里也很苦吧

而在兰州车主中为了吃一顿七块钱的牛大

被贴了违规停车的条子吃成天价牛大的

肯定也不少

这大概就是兰州人对牛大的情怀吧


对了,告诉大家

他们家的牛大一到每年马拉松的那一天特别特别好吃~

可能是因为那天外地人多,不能给我们的牛大丢脸的原因吧

我爸妈每年马拉松那一天都会去哦

而且平日里味道也很好

我有很多次在他们家汤里喝到牛骨髓哟~

他们家还是省商务厅和旅游局指定的牛肉面示范店

我今天特地看了一下

他们家的编号是No.010

欢迎大家去品尝牛大哟~

我向天发誓我没拿广告费……

我是被牛大下了蛊了(@_@)

我最爱的牛大明年见啦(*☻-☻*)


编辑于 2016-09-23 15:22

甘肃是一个狭长的省份,互相之间的文化差异比较大,牛肉面在兰州当然是必需品啊,在河西各市也很受欢迎,至于在陇东河东那边,他们更喜欢陕西的小吃吧,毕竟不是一个文化圈。

编辑于 2018-01-20 01:28

还是建议改一下题目吧,甘肃省这么大, 我想陇南人和酒泉人包括庆阳人对兰州牛肉面应该没有什么感情吧。出了兰州,牛肉面就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肉面了。

发布于 2016-12-19 17:36

桥豆麻袋~放着让我来回答!!!

兰州拉面的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我就是吃着这个长大的宝宝~ (•̤̀ᵕ•̤́๑)ᵒᵏᵎᵎᵎᵎ

兰州拉面只有在外面才是兰州拉面。在这边就是一碗牛大~我们这儿都叫兰州拉面是牛肉面。一大碗牛肉面就是牛大啦~⁽⁽◝( ˙ ꒳ ˙ )◜⁾⁾这就是西北人豪爽的性格体现( • ̀ω•́ )✧




就是这样的~(不要嫌弃我拍的图(ε: ))

从小到大。在外面吃过饭的种类也不少。不过其中最多的就是那一碗牛肉面了。在兰州。但凡是有人住的地方。附近一定会有牛肉面馆。

兰州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牛大开始的。对于牛肉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要求。有的追求汤头的味道。有的追求面条的口感。还有则专门是为了加在牛肉面里的那几勺油泼辣子。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喜好的面馆。由于大受欢迎。每天都有新的面馆在城市里悄悄开张。但是对于老兰州们刁钻的口味。有很多牛肉面馆只开了几天就关门大吉了。而真正的好味道。却可以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越走越远。

牛肉面在我眼里是一种自豪感。不管是走到哪里。看到兰州拉面的字样。就会在心里暗暗嫌弃(╰_╯)#

“才不是兰州拉面呢。正宗的味道叫牛肉面。”在兰州。正宗的牛肉面从来不会在招牌上写兰州拉面。而是直接写上牛肉面。每每看到这三个字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一碗清汤红亮的牛肉面的图画(ૢ˃ꌂ˂⁎)

牛肉面也是一种乡愁。在外面上学的日子里。最想念的东西就是那一碗牛肉面。每次回家。第二天一定要起个大早去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牛大。再加上一盘小菜。一个茶叶蛋。感觉人生都圆满了啊有木有!!!ꉂ ೭(˵¯̴͒ꇴ¯̴͒˵)౨

从家里回学校的时候。也一定要去多吃几次牛肉面。不然总感觉缺了点什么。如果吃的次数少了。回到学校就会感觉像是吃了亏一样 (‵▽′)/

好多人都说这是一种情怀。中国人最喜欢说情怀了|・ω・`)

不过情怀是什么我到现在都不太理解。但在我心里。牛肉面早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不是一个符号。也不是一个词汇。他就像是一个老朋友。总是热气腾腾的等着我。无论是小屁孩儿时候的我。还是现在长大了的我。无论是开心的时候。还是不开心的时候。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处于最基层的工人。又或者是一个拾荒者或是乞丐。他都依然热气腾腾的在那里。就好像是一个无私的老人。看着每一个人长大。对每一个人都一视同仁。


不行。我要去吃一碗牛大~( • ̀ω•́ )✧


发布于 2016-02-24 17:18

没什么地位,牛肉面,是我们再平常不过的饮食了。

甘肃穷,牛肉面实惠,老大一碗六元钱,一份小菜一元,一个鸡蛋一元,一顿饭就解决了,爱吃肉的人,还可另加6元再要一小份牛肉或鸡肉,来个肉蛋双飞。有的牛肉面馆,还有一种特制的虎皮辣子,比小菜贵,但吃着有味道,好吃!

我家小区不远,就有一家连锁店牛肉面馆,楼下也有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牛肉面馆,小城里也遍布各式各样的牛肉面馆。

北方的冬天,清晨寒气袭人,自己懒的做早餐,常常会缩着肩走到牛肉面馆,要一碗韭叶牛肉面,一份小菜,一个鸡蛋,门口开了票,片刻间,面就下好了。

清亮亮的牛肉汤,下面飘散着白面条,上面浮着绿茵茵的蒜苗碎,再挖上一勺红艳艳的油泼辣子,红油在碗心一点点地荡开,拿起筷子挑一筷头面,顺着红油一搅,三两口一碗面就下肚了,身上的寒气马上一消而散,整个人也一下舒展开来。

夏季炎热,中午在单位不想回家,油腻的又不想吃,懒懒地踱到不远处的牛肉面馆,要一份凉拌大宽,再要一份特制的虎皮辣子,这虎皮辣子,个大肉厚,有点辣味,又不是辣的人无法下口,非常勾人食欲,下面正好,再就着一碗凉面汤,十元钱,一顿饭吃的人酣畅淋漓,舒舒服服。

每次要出远门,都要在上路前去吃一碗牛肉面。天还麻麻亮,推开牛肉面馆的玻璃门,玻璃门上哈着一层水雾,还有小小的水珠顺着玻璃向下滴;门外是缓缓淡去的朦朦夜色,门里却是灯火通明,热气腾腾,吃面的人几乎已快占满座位。要一份二细,再加一份肉,心里吃踏实了,出门也踏实。

在外打工的、上学的,到了冬天回家,火车站下了车,往往直奔24小时牛肉面馆,离家小半年了,在外想了多少次牛肉面,现在终于能热乎乎的吃上一碗了,远远望见暮暮黑色中灯火通亮的牛肉面馆,身上的寒气一下子就消散了许多,推开门,喷香的牛肉面味,合着温暖一起扑着人来。要一碗细面,给老板说,汤宽面少。老板一边开票,一边头也不抬的对下面的档口高喊一声:细面一碗,汤宽面少。刚放好行李背包坐下,冒着热气的面就做好了,自己在出面口端了面,再挖一大勺油泼辣子,一口面下肚,浑身的汗毛都变得舒舒坦坦。

牛肉面,对生活在甘肃的人,是最平常的饮食,对那些甘肃在外的游子,则是一碗乡愁。

编辑于 2019-02-27 16:06

这个话题太大。

说他太大,不是因为他涉及的问题多,层次高,而是这个问题问的太笼统。

甘肃是一个很大的地方,东起陕西边上的庆阳,西到新疆交界的酒泉,跨度足足有上千公里。这么大的地理范围内,包含了黄土高原地区的中原官话文化圈、兰银官话文化圈、新疆交界地区的河西文化圈、甘南地区的藏文化圈、陇南地区的西南文化圈。

你问庆阳人怎么看牛肉面?庆阳人回答你饸饹面还是香。

你问兰州人怎么看牛肉面?兰州人回答你我牛大天下无敌啊!

你问临夏人怎么看牛肉面?临夏人回答你老乡早餐要不要来一份羊肉汤?

不过从性价比来看,我觉得牛大是最符合中国快餐文化的饮食了。

第一,速度快。上班族没时间等你的北京烤鸭片一百零八片鸭子肉,等你鸭子片好了他工资都被扣完了。牛肉面则不同,细滴面往锅里一扔,二十秒捞出,舀汤、刮辣子、放蒜苗,一气呵成。十二点钟要面,运气好十二点十分出来,完美。

第二,适应强。川菜湘菜太辣,华南、江浙一带人吃不惯。粤菜取材过于广泛,福建人表示我不吃自己。江浙菜味道清淡,北方人表示你这宽汤重油的阳春面给我来一碗,记得多加辣子。牛肉面则不同,他的汤清淡,面粗细均匀,还可以选择性的配辣子蒜苗,兰州人民表示这才叫国民小吃。

第三,要求低。牛肉面馆一般来说最具技术含量的就是拉面师傅,根本就不需要你有多厉害的刀工、多精湛的厨艺、多强大的招牌菜,两口大锅,一个拉面师傅,加一个收银一个服务员,简易版牛肉面馆搞定。

编辑于 2021-03-19 20:03

无法撼动!不爱牛肉面的人拒绝一起玩耍!要二细肉蛋双飞呀喂!

已经一年没吃到了(╯°□°)╯︵ ┻━┻

发布于 2016-03-03 10:20

一般般吧,我家在甘肃天水,甘肃东面。去陕西我一点不挑食,大家吃的差不多;可是在兰州这边,实在受不了,凉面里面竟然还有汤,而且他们的面食多是机器面,不是手工的。我对牛肉面感觉可有可无,没啥香味。虽然都是甘肃,可差距太大了。

发布于 2018-01-19 09:11

1.蹲在马路边边上吃……体验不一样。

2.好的面馆一定不会给你端过去。毛病都是惯出来的。

3.很久一段时间,都是自己带缸子去吃的……

发布于 2019-03-09 15:10